|
周正峰:巢湖夏閣早期革命黨人
1908年11月19日,革命黨人在安慶舉行了著名的“馬炮營起義”,震駭了清廷,鼓舞了民眾,在這次起義中,巢湖人周正峰作為中堅力量積極參與,后被捕犧牲,成為“皖江九烈士”之一。
1.jpg (58.4 KB, 下載次數(shù): 2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3 20:00 上傳
“皖江九烈士”塑像
參加安徽第一個民主革命組織
1881年,周正峰出生于今天的巢湖市夏閣鎮(zhèn)一個叫燕窩周的小村莊。
夏閣鎮(zhèn)位于巢湖城北,據(jù)史料記載,自古就有人類活動。它的得名,來源于夏朝傳奇,境內(nèi)有小張村商周遺址、城圩西周遺址等古代文化遺跡。夏閣過去是合肥—蕪湖等皖中到江南的咽喉,也是巢湖聯(lián)系皖東北的要道,巢湖—東山口—合肥、巢湖—北山口—定遠、巢湖—全椒等古道均經(jīng)過這里。古人就曾作詩說,“橫崗短岫路迢迢,屹立凌云黛色饒。過到黃山分兩路,行人遙指問全椒?!?br />
這樣的位置,在風云際會的年代自然是革命浪潮活躍的地方。例如,在清末淮軍崛起時,巢縣籍總兵以上將領二十多位,有不少位就出自夏閣鎮(zhèn);抗日戰(zhàn)爭時期,新四軍活躍于黃山地區(qū),犧牲的烈士們安葬于元通山間,形成了花苗地烈士陵園。陵園內(nèi)安葬著1938年在“劉仁庵事件”中被日偽軍殺害的七位抗日游擊隊隊員和1942年在“五公廟戰(zhàn)斗”中犧牲的38名新四軍指戰(zhàn)員。作為重要的抗日紀念地,花苗地烈士陵園已被公布為巢湖市不可移動文物點。當然,說到夏閣著名人物,還要算愛國將領馮玉祥。
而周正峰,則是風起云涌的辛亥革命期間從夏閣走出的一位可歌可泣的歷史人物。據(jù)史料記載,周正峰自幼父母雙亡,由其長兄撫育長大。長兄待他很不錯,7歲就把他送進私塾讀書。周正峰也很懂事,一有空就幫長兄家里做事,久而久之練就了敏捷的身手。據(jù)傳他平時還喜歡使拳踢腿,鄉(xiāng)人傳之能飛墻走壁。
上世紀初,革命風起云涌。1905年2月,安徽革命知識分子陳獨秀、柏文蔚等人在安徽蕪湖成立了“岳王會”,這是安徽第一個民主革命組織,以軍事學堂學生以及新軍官佐為主要聯(lián)絡對象,后又在南京、安慶等地設立分會。岳王會的成立,大大推動了安徽地區(qū)民主革命運動,標志著安徽的革命活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受孫中山先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進步思想影響,20多歲的周正峰參加了“岳王會”組織。
“馬炮營起義”指揮者之一
周正峰參加了“岳王會”后,正趕上安徽招募青年300人為武備練軍,他與范傳甲、石德寬等數(shù)十人均被入選。不久他又結識熊成基、倪映典、柏文蔚等人。后由南京武備學堂畢業(yè)。第二年安徽籌辦新軍,范傳甲、周正峰等在新軍中開展活動,積極進行武裝起義宣傳。
1908年秋,清政府下令江蘇、湖北和安徽各鎮(zhèn)新軍于10月在安徽太湖舉行會操,兩江總督端方為檢閱大臣,安徽撫臺朱家寶也率新軍三十一混成協(xié)前往參加。安慶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得知這一消息,喜出望外。他們立刻決定在太湖會操時發(fā)動起義。一番緊鑼密鼓的籌備,新軍云集太湖,秋操如期舉行。正在此時,光緒皇帝和西太后先后去世的消息傳來,軍內(nèi)軍外人心惶惶。此時人心大亂,安慶城內(nèi)兵力薄弱,如果攻下安慶之后,再與太湖秋操的革命黨人配合,策動秋操新軍響應,就一路打向京城。
11月19日下午,新軍中革命志士集于安慶楊氏試館,舉行秘密軍事會議,公推熊成基(炮營連長)為起義軍總司令,兼率炮營;周正峰、田激揚均為馬營排長,率馬營,并約定當晚9時馬、炮兩營以舉火為號同時舉義。炮營管帶陳鏞昌出面阻止,被士兵槍殺。周正峰砍倒馬營管帶李玉椿。兩營會師后至菱湖嘴彈藥庫取得子彈。此時,駐城外步、輜各營隊下級軍官紛紛響應起義,一共約有2000人直奔安慶城。
由于安徽巡撫朱家寶防范嚴密,加之又以重金籠絡士兵固守,起義軍只得猛攻猛打,炮彈日久失靈,效力不大。圍城一晝夜,數(shù)次沖鋒,久攻不下且傷亡慘重。第二天,清水師提督陳從周帶領5艘軍艦趕到,發(fā)炮轟擊,將起義軍陣地摧毀;兩江總督端方又調(diào)7個營逼近城郊,使起義軍腹背受敵,于當夜10時向集賢關突圍分三路北撤,欲奪取合肥為根據(jù)地,以圖再舉。但終因孤軍無援,損失慘重。熊成基、周正峰率領的一支起義軍到達廬州境已不滿百人,不得不遣散余部分頭隱蔽。起義宣告失敗。
“我死之后,當化生幾千百萬之革命黨”
馬炮營起義失敗后,周正峰等人雖然到了廬州,但清政府還是下令緝拿周正峰。第二年春天,正在家中的周正峰被官府發(fā)現(xiàn)。他在突圍時受傷,不幸被捕,于1909年3月20日就義于安慶。據(jù)史料記載,周正峰被捕后,慘遭敵人嚴刑。但他意志堅定地說,“我死之后,當化生幾千百萬之革命黨。爾等亡國之徒,尚不知恥,以我們黨人血來染你的紅頂子,恐為天理所不容?!?br />
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卻震駭了清廷,鼓舞了民眾。特別是孫中山先生給予了高度評價,“乃長江下游在辛亥革命前一次規(guī)模很大的武裝起義?!?912年,柏文蔚都督遷馬炮營起義中犧牲的周正峰及吳越、范傳甲、薛哲、張勁夫、李朝棟、胡文彬、張星五、劉志賢等九位烈士遺骸葬于安慶西平山頭;1923年,孫中山先生遣使致祭,并親筆為皖江九烈士一一題寫了墓名。(李海源 筱鋮)
|
|